原標題:【地評線】飛天網評:抓實興業強縣富民,推進鄉村振興
3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黔東南州、貴陽市等地考察調研時強調,貴州要從自身實際出發,扎實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對此,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定信心、苦干實干,穩中求進、善作善成,把鄉村振興做得更好,把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得更好,讓幸福生活更上一層樓。
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各地要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夯實縣域產業基礎,注重分工協作,實現錯位發展,推進串珠成鏈,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產業根基。各地有各自的發展現狀,在推動產業發展上要堅持因地制宜,聚焦品種品質品牌和標準化,培育具有持久市場競爭力的特色主導產業,推進農業“接二連三”。唯有突出特色產業,才能走出一條振興發展之路,并以產業興旺為引擎,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各地要做好產業文章,推廣農業新技術,賦能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要依托資源優勢,加速農旅融合步伐,提升產業發展水平。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為廣大農民打開了致富之門。從陜西柞水的木耳產業到山西平遙的文旅產業,從山東曹縣的漢服產業到浙江樂清的電氣產業等,各地要注重資源稟賦,持續發展并壯大縣域產業。
強縣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郡縣治,天下安;縣域興,國家強。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要做好統籌規劃,遵循“宜縣則縣、宜鎮則鎮、宜村則村”的規劃原則,全面提升縣域富民產業的空間布局,加快形成產業聯動格局。各地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持續壯大產業集群。各地要加強技術創新中心、科技園區、新型研發機構等布局建設,推動縣市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龍頭企業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要通過科技創新、全鏈條協同、聯農帶農機制優化等舉措,推動農業產業鏈升級,構建融合體系,打造縣域產業集群,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富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發展富民產業,可以有效促進農民增收,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進而推動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各地要對農村低收入人口要建立統一監測、分類幫扶機制,把民生底線兜牢。要依托現有資源優勢,積極探索鄉村民族文化旅游發展,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全力打造具有濃郁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各地要通過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舉措,吸引更多的人才返鄉創業,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各地要通過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推動產業發展、改善鄉風文明等,讓鄉村實現可持續發展。各地要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讓大家參與到鄉村建設中來。要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底蘊,構建農文旅產業體系,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家園。(張閑語)
- 2025-03-24學生直呼教師姓名,掌摑豈能挽回教育尊嚴?
- 2025-03-24鐵路積分優惠新政賦能經濟民生雙循環
- 2025-03-24國鐵“上分”,銀發族的專屬浪漫積分來啦
- 2025-03-24國鐵集團暖心舉措助力銀發經濟蓬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