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國家高新區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方面優勢明顯。截至2024年底,國家高新區聚集了全國33%的高新技術企業、46%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67%的獨角獸企業。大量高端創新資源,產出了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各地要激發國家高新區的創新動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
提升創新能力。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視國家高新區的創新創造能力,推動了創新能力指數的攀升,呈現“研發資源多、創新生態優、產業績效佳、開放協同強”的特征,為引領國家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根據《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顯示,研發資源集聚指數保持平穩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達10%??萍紕撔律鷳B指數增長快,年復合增長率達20%。產業創新績效指數提升顯著,年復合增長率達11.4%。開放協同創新指數增長至697.9點,年復合增長率達16.1%。但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浪潮,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各地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要通過國家高新區的引領帶動,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發展,增強國家高新區攀“高”向“新”的動力,扎實做好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錨定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增強輻射帶動。國家高新區要發揮自身優勢,在推動科技產業與產業創新融合中發揮更多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在技術策源上,要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加強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在創新主體上,要從制度上落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在成果轉化上,要推廣“中試+投資+孵化”運營模式,深入實施“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加快推動高??萍汲晒涞剞D化,引導更多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在產業培育上,要推動國家高新區圍繞特色優勢進一步做優做強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深入推進強鏈延鏈補鏈,促進跨區域產業協同,深化“一帶一路”科技園區合作,實施新賽道培育行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
厚植創新土壤。近年來,國家高新區超前謀劃布局,強化技術策源,優化創新生態,引導資源集聚,成為培育新賽道的重要載體。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從地方層面,要始終注重培育創新土壤,為國家高新區提供創新創造的環境與條件。在創新賽道上,要通過面向傳統產業升級衍生新賽道、面向新興產業拓展新賽道、面向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新賽道,培育一批更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賽道。在培育模式上,要結合實際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新賽道培育模式,為新賽道培育良好的發展生態。在治理機制上,要持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形成能夠適應新賽道發展的政策試點和新型治理模式,分領域分賽道優選一批發展潛力較大、示范引領作用突出的園區,形成重點新賽道園區榜單。要重點圍繞增強技術策源等方面采取針對性舉措,促進新賽道加速成長。(李萍)
- 2025-03-173·15被點名后,“啄木鳥” 拿什么“啄”出新生?
- 2025-03-17銀發旅游專列啟程助力“銀發經濟”持續增長
- 2025-03-17鐵路動脈躍動勾勒流動中國新圖景
- 2025-03-17客運增長一路向前,民生福祉的有力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