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心用情守護老年人“舌尖上”的美好“食”光
中國甘肅網12月31日訊 據嘉峪關日報報道(白艷華 劉鴻武)小飯碗里裝著大民生。近年來,我市積極創新,整合資源,著力構建“助餐服務機構+孝老飯莊+便利網點+老年助餐點”的老年助餐服務體系,縱深推進“三抓三促”行動,用心用情用力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方便可及、經濟實惠、安全可靠。
高站位謀劃,聚焦“助餐品牌”做部署。印發《嘉峪關市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實施方案》,成立老年助餐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把發展老年助餐服務納入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整體部署、統籌推進。明確服務對象,助餐服務對象以城鄉高齡、生活不能自理、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為重點,將服務對象分為A、B、C三類,用餐服務每天享受12元愛心午餐一份。截至10月,全市申請登記享受助餐服務的老年人8053人。
高要求布點,聚焦“助餐惠民”做優化。堅持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原則,綜合老年人居住分布情況、人口結構、助餐需求和周邊交通等因素,進行合理化分布,全市現已正常服務的助餐點35家,其中城市助餐點20家,農村服務點15家。在全省首開先河探索出助餐服務機構政府采購新方式,以不少于25平方米的標準布局陣地建設,設置無障礙設施,配備適老桌椅等,制作懸掛統一標識標牌。甄選餐飲企業10家,綜合養老中心供餐點3家,孝老飯莊(互助幸福院)4家,農村方便食品網點16家,中央廚房1家,著力打造“市場主體+養老設施+便利店助餐”的服務網絡。
高標準服務,聚焦“助餐福民”做提檔。建立“物業+養老”助餐模式,由社區牽頭,聯合業委會、物業公司、餐飲企業打造社區老年食堂。探索“1+N”助餐模式,實行“中心聯點”助餐服務,依托中央廚房集中配餐,在有條件的小區設立N個助餐服務點供餐,形成“15分鐘養老助餐服務圈”方便老年人。探索公建民營助餐模式,依托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互助幸福院的助餐服務功能,打造“養老設施+助餐”模式。探索“志愿服務+助餐”模式,鼓勵餐飲服務組織和社區為獨居高齡、行動不便的特殊老年人、經濟困難老年人提供志愿送餐服務。1-10月,累計提供助餐服務59萬余人次,日均助餐服務1900人次,月助餐服務達5萬余人次。
高效率籌措,聚焦“助餐利民”做統籌。建立以子女贍養為基礎、財政補貼為支撐、集體支持為依托、社會捐助為補充的孝善資金籌措渠道,設立集體經濟惠老助餐基金,形成“個人出一點、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集體籌一點”的方式,擴大資金池,緩解財政壓力。堅持家庭盡責、個人負擔,提供有償服務,按照老人類別,子女僅需繳納6元、4元和2元孝善基金即可激活政府補貼的6元、8元和10元助餐補貼。1-10月,通過政府補貼撬動個人孝善基金234萬余元,實現互利雙贏、可持續發展的助餐。
高層次賦能,聚焦“助餐便民”做支撐。建成“四端一網通”智慧助餐服務平臺(即PC管理端、云平臺呼叫端、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支撐起“互聯網+智慧助餐”服務,打造了線上申請、線下服務響應、全程智能監管的數字化助餐新模式。加強對老年人的數字產品操作技能培訓,以人臉信息電子檔案為前提,“人臉識別”實現精準服務、自動結算,使養老助餐服務更加智慧化、便捷化。整合現有助餐服務組織,推出上門送餐、上門做飯單項及包月等個性化助餐服務,通過平臺實現助餐“自由”,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助餐服務需求。
高質量監管,聚焦“助餐為民”做實事。制定助餐服務配套政策,細化建設、運營、服務、補助等標準要求,督促助餐服務機構執行食材采購、餐具清洗、健康管理等食品安全規定。加強助餐服務機構和網點的服務質量監管,開展“一月一例會、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報、一月一授旗、一月一學習、一月一分享、一月一激勵”的“七個一”服務督查。今年回訪老人700余次,督查助餐服務機構安全生產和服務質量190余次,高質量監管使老人吃到了愛心餐,享受到了安心食。
- 2024-12-31皋蘭:歡樂祥和迎新年 移風易俗樹新風
- 2024-12-31手繪海報|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馬通寧:以生命守護生命
- 2024-12-31手繪海報|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江南消防救援站三級消防長張神洲:以赤誠情懷 護一方平安
- 2024-12-31山海情深!天津愛心捐贈連續6年走進甘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