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舜禮:創建世界級景區的黃龍方略與硬核(圖)
【點睛】兩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的實施意見”,這是目前已知的全國首個旅游景區對創建世界級旅游景區的全面謀劃。

日前,從中共黃龍管委會、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獲悉,2022年11月下旬,兩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的實施意見”,這是目前已知的全國首個旅游景區對創建世界級旅游景區的全面謀劃。該意見確定以建設黃龍世界級旅游景區為目標,通過“一年打基礎、三年促成效、五年上臺階”的提升發展,全面推動黃龍大片區成為“世界遺產管理最佳實踐”、打造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管理典范,推動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實踐范例”、打造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典范。
該意見以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精神為指導,以建設富有文化底蘊,具有獨特性、代表性和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旅游景區為目標,在現有世界遺產地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基礎上,立足深入挖掘展示旅游資源承載的中華文化精神內涵,創新發展模式,完善標準指引,統籌資源利用,強化政策支持,保障要素配置,穩步推進建設,力爭盡快把黃龍打造為世界級旅游景區。

實施意見在以下方面謀劃了創建思路和工作要點:
搶抓四川省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借力阿壩州“九大”文旅品牌建設契機,在區域旅游經濟高質量協調發展中啟動黃龍世界級旅游景區建設。要求全面整合資源、完善設施、優化服務,加速文旅深度融合,以培育品牌新亮點、豐富產品新供給、拓展消費新領域、滿足游客新需求、提升游客新體驗為手段,實現黃龍旅游經濟的新發展、新跨越。力爭到2027年,黃龍溝年接待游客300萬人次,牟尼溝年接待游客60萬人次,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年接待游客70萬人次,丹云峽年接待游客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5億元。
謀定“一核”引領、“四片”協同的戰略布局,堅持多元創新理念,推動黃龍遺產地保護管理和文旅融合發展。對標世界一流,多管齊下,增強黃龍IP矩陣活力。實現傳統旅游與現代旅游有機融合,推進黃龍從自然觀光游向品質特色游方向發展。一是做大做強黃龍溝景片,加速黃龍溝景片雪寶頂景群、紅心巖景群和雪山梁景群特色旅游開發,引進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體育運動競技項目,擴大“人間瑤池•圣地黃龍”核心品牌效應,把黃龍溝景群打造成引領和帶動黃龍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二是做優做實牟尼溝景片,要提升扎嘎瀑布和二道海的管理服務,優化游覽線路,推出“快樂小道”騎馬游、溫泉康養游、藏寨體驗游等產品,擴大“天宇飛瀑•藏地瑰寶”品牌影響;三是做專做深碑園景片,依托周邊民族文化和風情,抓住“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把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黨性教育基地、全國知名的紅色研學旅游目的地;四是做精做特丹云峽景片,加快丹云峽旅游開發、保護和管理能力建設,適度開展生態科考、研學探秘和“靈魂棲居”野營項目等,培育“國畫山水•生物寶庫”品牌。
大力提升生態保護能力。對黃龍資源環境實施分級、分類、分區保護。全面保護地表鈣華景觀形成過程及狀態、動物棲息地與動物生存狀態、垂直分布植被發育過程及狀態、自然水流過程及狀態、視覺與審美體驗過程及狀態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布局保護站點,建立科普基地。開展生物多樣性和本底資源調查,開展遺產地長時間序列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評價研究,科學構建景區監測體系。加快地質災害治理和生態修復,嚴格實施禁牧管控,優化生態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專業提升科研能力。科學制定《黃龍科研項目規劃》,保護遺產地突出普遍價值和完整性。強化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院校及自然保護地的科研合作,建立人才共培和研究成果共享機制。啟動世界一流岷山型巖溶地貌研究中心建設,建設鈣華博物館、雪寶頂(黃龍)流域鈣華野外監測站,舉辦世界鈣華保護研究研討會。成立橫斷山脈高山蘭花及高原原生花卉研究中心,舉辦高山蘭花資源與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開展黃龍鈣華景觀自然修復保育示范研究,實施黃龍碳匯、碳源調查,開展黃龍蘭花研究,開展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環境物種的恢復培育研究,力爭獲得省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1-2項,取得研究成果專利1-5項。
大幅提升文旅融創能力。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全產業鏈,豐富文旅產品,推動黃龍世界級旅游景區文旅融創發展。加快“微改造、精提升”,提升景區品質品味。推出黃龍后寺整點撞鐘祈福活動、五彩池及爭艷池古箏展演、黃龍廟會文藝演出、黃龍中寺互動體驗。推出觀星空、云海、日出和徒步、野營項目,開發高原汽車拉力賽、山地自行車賽等競技運動,開展科考、研學旅游,打造紅軍長征紀念碑沉浸式、體驗型文旅消費項目,打造元寶山主碑、碑園建筑、岷江河場景“夜經濟”。推出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創商品、土特產品。
努力提升管理服務能力。加強隊伍服務規范化培訓和管理,完善講解員評星定級制度,提升金牌講解員和高級講解員數量。系統升級景區標識導覽功能,優化游覽能效。全面抓好安全生產,完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優化救護和救援手段,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嚴厲整治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凈化旅游市場。整合優化企業管理,防患化解風險,激發企業主體活力,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游客服務評價反饋機制,強化輿情精準管控,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加強全域環境綜合治理,保持干凈整潔的游覽環境。對標提升景區咨詢、游覽、消費等,增設文明旅游提示,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設立黨員示范窗口、志愿者示范崗,合理消費要素,全面提高整體服務能力。
進一步提升智慧建設能力。完善黃龍溝智慧景區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建立大數據處理中心、交換中心和指揮中心,搭建智慧管理、智慧營銷、智慧服務三大體系。建立“智游黃龍”APP,實現一部手機輕松游黃龍。對接省、州智慧旅游平臺,共享實時信息。建立網格化管理系統,動態管理各點位工作;運用遠程移動可視化技術,高效處置突發事件。建設智慧景區韌性分析系統,為景區管理提供決策參考。推進碑園、牟尼溝、丹云峽景片智慧化建設,力爭在5年內全部接入“黃龍全域旅游指揮調度系統”,實現四大景片的智慧聯通和“一張網”管控。
針對性提升設施建設能力。堅持規劃引領,高標準推進景區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提升改造通景公路、景區公路、游步道、廁所、游客中心等基礎設施,提高景區安全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公共交通與景區無縫接駁,構建“快進漫游”交通網絡,實現九黃機場、高鐵站到碑園、黃龍、牟尼溝景區公共交通暢通對接。完成風景區、保護區、遺產地勘界立標及保護站點建設,完成景區高壓氧艙和臨時工周轉房、黃龍家園供暖設施改造工程建設,完成黃龍溝服務設施功能提升改造;完成牟尼溝景區、扎尕瀑布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紅軍長征紀念碑紀念館改擴建和布展等項目;完成丹云峽綜合服務工程、丹云峽保護站維修改造、科普教育基地等建設項目。
全力提升品牌影響能力。強化“人間瑤池•圣地黃龍”的品牌引領,拓展牟尼溝、碑園和丹云峽等主題品牌的宣傳效果。建立聯動推廣機制,形成景區引導、多主體參與、市場運作的品牌推廣格局,提升黃龍知名度和美譽度。一方面抓好新媒體營銷,充分發揮黃龍“兩微一抖一視頻”作用,制作有創意的專業作品,講好黃龍故事,吸引和提高潛在游客轉化率。借助網紅導流,開展網紅景觀、網紅項目和網紅活動的導入和創新,提高流量變現。開通“云游黃龍”,培育云旅游、云娛樂、云直播、云展覽等新業態,帶動游客實地消費體驗和云傳播;另一方面,抓好傳統營銷,按照“主攻成渝、穩近拓遠、固老培新”市場策略,鞏固和拓展西北、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地區等國內主要市場和臺港澳、東南亞等境外市場。建立與目標旅行社和研學機構合作機制,促進互利互惠。持續舉辦黃龍高山蘭花節和黃龍廟會,增強景區吸引力。建立旅游營銷科學評價機制,提升旅游營銷成效。
全方位提升人才培育能力。實施人才振興工程,匯聚人才活力,助力景區高質量發展。一是全方位引進人才。5年招聘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人才不少于100名,其中碩博人才不少于30名。采取“特設崗位”招聘方式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通過購買服務、校地項目(課題)合作等方式引進科研人才和高層次人才。聘請國際國內專家組建人才智庫,為加快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提供智力支撐。二是全方位培養人才。鼓勵職工提升學歷學位,落實對應補助。精準開展專項培訓,推進隊伍專業化建設。加強人才梯隊建設,落實老中青人才涵養培育計劃。暢通職稱考評聘渠道,不斷壯大中、高級專業技術隊伍。遴選優秀人才赴國內知名院校、培訓機構開展研修,到先進地區、知名景區開展頂崗鍛煉,建設復合型干部隊伍。加大校地合作,建立人才培訓聯動機制。三是全方位用好人才。全面實行干部能上能下管理,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完善激勵評價機制,優先晉職晉級優秀和業績突出人員。注重容錯糾錯和澄清保護,切實為干事者撐腰。建立人崗匹配機制,讓人才各展所長。改善人才工作和生活條件,讓人才安身安心安業。

在各個層面和視角觀察,創建世界級旅游景區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義。對于具體的景區來說,是一種自我的革命和超越,是向更高目標的努力和達標,黃龍的自我要求不僅是黃龍溝景區而是四個片區,不僅是創建世界級旅游景區,還要推動黃龍成為“世界遺產管理最佳實踐”、打造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管理典范;對于旅游景區行業來說,要在全國300多家5A級景區和作為景區的50多家世界遺產地行列里,再樹立新的發展和貢獻標桿,起碼在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以及外國人占比上應有一個門檻,相當于是我國景區管理的“繼續革命”;對于國家來說,是選拔出一批自己認定的世界級景區,客觀上不僅是對中外景區建設和管理的對比,而且是對中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在一個點上的展示和檢閱。

因此,包括黃龍景區在內,我國各地在投身世界級景區建設時,要加強景區文化底蘊的挖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育,切實提升景區的高質量供給和服務水平,充分體現景區發展與加強生態環保、科普研學的相輔相成,以及與周邊原住民的利益共享,尤其是在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與傳播上,要發揮好作為旅游行業和中國深化對外開放的窗口性作用。
(作者:高舜禮 系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旅游報社前社長/總編輯)
- 2023-02-20金星護航“月亮船” 22日將上演“星月童話”
- 2023-02-20貴南高鐵西渝高鐵將亮相 設計時速350公里
- 2023-02-20突然飄雪的金山嶺長城 驚艷到讓你心頭震顫
- 2023-02-20中國出境游快速升溫 為重振全球旅游注入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