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爆乳尤物99精品,美女脱精光隐私扒开无遮挡,无码a片在线看www不卡福利姬,在办公室伦流澡到高潮hd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熱點資訊

從舞蹈史的角度研究古代文明

2024-03-12 08:48 來源:甘肅日報

  【重推】

  從舞蹈史的角度研究古代文明

  莫高窟第156窟晚唐舞樂圖 史敦宇復原圖

  木舞俑 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

  胡騰舞俑 山丹縣博物館藏

  巫鴻

  幾年前,被贊譽為“中國舞蹈書籍出版界第一編輯”的黃惠民先生在讀了我的《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筑中的“紀念碑性”》《禮儀中的美術》《時空中的美術》以及《空間的美術史》等書后,約我為他正在策劃和編輯的一本重點舞蹈著作寫序。不久前收到他發來的書稿,閱讀后我欣然應允。我從此書中獲益良多,感到它與我所進行的藝術史研究學理相通并可相互啟發,因此也希望借此機會表達一些淺見。

  《中國舞蹈考古——以文物鑒史》(以下簡稱《中國舞蹈考古》)這部書,將舞蹈史研究建立在兩個交叉維度之上,也在這兩個方向上對探尋中國古代文明的整體發展作出貢獻。兩個維度,其一是對出土資料的重視和使用,在詳盡收集考古證據的基礎上探索和思考中國古代舞蹈的豐富內涵及形式;其二是以史學框架把這些考古資料聯系起來,呈現出古代舞蹈在時間和地域上的異同與發展。正如作者所言:“對中國古代舞蹈史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必須首先從歷史的角度,以文物為鑒的立場,深入我國浩如煙海的文物寶庫去搜尋、分析、鑒證一切與舞蹈和舞蹈學有關的器物、圖紋等資料,逐步明確古代不同時期舞蹈的產生緣由、形態、特點及其流變。”本書的主旨是以科學發掘的考古文物作為實證材料的主體,結合考古學、歷史學、藝術史、人類學的分析方法以及歷史文獻,逐步發現舞蹈實踐在不同時期政治、社會、人文環境中的功用、性質及特征。作者在這種宏觀概念的指導下收集了大量的實物和圖像資料,進而對每項資料進行了詳細分析和解說,力圖為舞蹈史的研究和書寫建立更為科學和系統化的方法論基礎。

  有的人可能會問:舞蹈史不是藝術史,為什么需要以考古和文物作為研究基礎呢?我的簡要回答是,這首先因為舞蹈是形象性的藝術表達。雖然一些古代文人以詩賦等形式描寫了不同類型的舞蹈,但他們都必須把眼前的生動形象轉化為文字的書寫符號,以比喻等方式描述出舞蹈者的體態,以及舞蹈的動感和節奏。雖然這些寫作可以引起千載之后的讀者對所描述的古代舞蹈進行想象,但終究無法使人們“看到”舞蹈者的形體、裝飾和姿態。實際上,在攝影、電影和錄像等現代視覺技術發明之前,把舞蹈行為以形象方式記錄下來,將之傳諸后世的主要媒介是各種類型的繪畫和雕塑。如本書所示,這些記錄中的絕大多數——不論是史前時代的巖畫、地畫和彩陶,還是在這之后的銅器、漆畫、石刻、壁畫和墓俑——都來自考古發掘。雖然作為視覺藝術作品,這些畫像和雕塑對舞蹈的表現往往帶有想象成分,或沿襲著當時視覺藝術的特定程式,但其呈現的圖像本身——所描繪的舞者和舞姿——仍提供了理解古代舞蹈行為極其可貴、無法由文字記載取代的第一手視覺證據。

  考古材料對舞蹈史研究的另一層意義在于,舞蹈總是在特定的時空中產生,在特殊的社會和文化環境中進行,并往往在具體實踐中與其他藝術形式結合。如本書所闡述,自上古和三代時期開始,“舞”與“樂”已是不可分割的藝術形式,其密切的聯系由考古資料不斷反映出來。本書所討論的文物因此不單純是對舞蹈和舞者的形象再現,而且也包括了伴舞使用的樂器——從史前時代的骨笛和陶塤到商周時期的鐘磬和銅鼓——以及表現樂、舞同演的圖像,以顯示這兩種藝術的共生關系。進而言之,舞蹈、音樂的表演與視覺藝術的展示也不能分開。我們從考古發現的許多古代高級墓葬中看到的,從不是這三種藝術形式的截然分立,而是涵蓋了三者的種種“總體藝術”場景,所顯示的是在陳設華麗的宮室環境中,舞蹈、音樂、繪畫、雕塑的互動和結合,共同造就出結合了動態與靜態、訴諸視覺和聽覺的藝術盛宴。考古文物資料既包含對古代舞蹈演出的形象記錄,也提供了重構演出空間和視覺環境的證據,以及探討不同歷史情境中“總體藝術”場合的素材。這應該也就是本書作者所展望的“將文物上的舞蹈二維形象置入三維以至多維文化空間的研究方式,使其與該歷史時期的空間相互關聯而成為有血有肉的鮮活有機體”。

  《中國舞蹈考古》一書對考古資料的廣泛使用,因此蘊含了“跨學科”和“多學科”的學術概念和方向。舞蹈、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與人類文明同樣古老,在漫長的時間中發展和完善了各自的媒介和語言:舞蹈以人體自身的動作傳達信息和感情,音樂既用歌喉又通過人造樂器傳聲,繪畫和雕塑則以不同的物質介質留下視覺形象。這些基本特征使之形成不同的藝術類別,也成為不同學科的探討對象。但這些藝術形式在古人的實際生活中又從來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在共享的時間和空間里同時展開,相輔相成地發揮出社會、文化等功能,表達人們的審美意識和思想感情。為了發掘和說明這種豐富的歷史現實,我們需要使用所有能夠找到的歷史證據,特別是時代清晰、文化屬性明確的考古材料。中國的田野考古工作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獲得了大規模的持續發展,為重新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面貌提供了一個不斷擴大的巨型資料庫,其規模在世界學術史上也屬罕見。本書顯示出這批材料對探索古代舞蹈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從舞蹈史的角度對中國古代文明和藝術的綜合性研究提供了一個特殊入口。

  (《中國舞蹈考古——以文物鑒史》,巫允明著,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界首市| 平昌县| 邵武市| 平原县| 闽清县| 彰武县| 广平县| 静宁县| 高陵县| 那坡县| 黄浦区| 成都市| 密山市| 桃园县| 会理县| 双辽市| 噶尔县| 横峰县| 台南县| 云浮市| 涿州市| 中方县| 齐河县| 吉木乃县| 夹江县| 定州市| 张家港市| 阿克陶县| 沅陵县| 吉木乃县| 锡林浩特市| 舟曲县| 文登市| 叙永县| 阿合奇县| 安图县| 苍溪县| 德格县| 甘谷县|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