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錄會
當接連而至的秋雨除去空氣中最后一息暖意時,我知道,秋真的深了。悄然變換的季節,我還沒能以平平仄仄來描摹她的靜美,此時正好收到摯友劉志洲寄來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五指塬》,這無疑給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詩情畫意。
我和作者既是好友又是老鄉,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充分發揮其扎實的文字功底優勢,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文學創作,老犁、杜梨樹、菜園子、五指塬、老手藝人等元素都進入了他的眼簾。這些散文立意高遠,厚重質樸,讀來使人倍感振奮,耳目一新,獲益良多,感受頗深。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用嫻熟的筆法反映故鄉改革開放和飛速發展的成果,不論從現實的角度,還是從文學的角度,可以說是正合時宜。
帶著敬畏和學習的心態,翻開這本飄著故鄉泥土香味的散文集,瞬間就被收錄其中的61篇散文所飽含的情感吸引。全書共分為“拾味記憶、風的來信、行走大地、一抹鄉愁”四輯,開篇《被雨淋濕的村莊》《那彎銹跡斑斑的老犁》等文章,就述說了離作者很近的一些事,奠定了全書的基調。他用詩意的語言,描繪所聞所見、所思所感,用獨特的視角、凝練質樸的筆法,勾勒出真實可感的意象,唱吟出對故鄉的深情眷戀,讓故鄉的純樸氣息散發出清冽和甘醇。文為心聲,和其他寫作者比起來,作者對故鄉的深情可謂是一種大情懷。
鄉愁是文學創作中一種無法回避的精神皈依。尤其對漂泊在外的游子,總會情不自禁回憶起小時候的經歷。作者熱愛生養自己的熱土,為了讓生命之樹綻放出絢麗的花朵,他在文字里尋找從五指塬一路走來的自己。面對五指塬,作者內心五味雜陳,汩汩流淌的情愫,一次次讓最本真的心聲回歸文字,把故鄉曾經的氣息,把對土地莊稼等的纏綿,都一一用文字呈現。
《大地上的五指塬》沒有像我們普遍認為的那樣,將筆觸停留在地域文化的基礎上,而是在抒情的土壤下,從生活中汲取豐富的創作養分——這是表現時代聲音、提升創作底蘊的重要路徑。在與社會生活親密接觸而又理性的觀察中,作者的新書《大地上的五指塬》,可以說是將抒情品格與寫實傳達融會貫通起來而譜寫的一曲悠揚婉轉、聲情并茂的信天游。
五指塬成了作者靈感的坐標,當五指塬曼妙的斜陽掠過不受制約的心境時,成熟的果實也隨之落下,作者順手揀起《童年》《夏忙》等場景,在《披紅》《嚷院》等習俗的喜慶聲中,又在《號子》的旋律中吃著《試刀面》,最后躺在溫馨的《土炕》上《喜看家鄉新變化》……這些具象和非具象的分類編組信息,都被他用超乎理性的文字重建起了自己蝸居的幾何形樓宇,成為一座矗立于大地上的五指塬。
“大我襟懷集中顯,小章賦就綻真情”。當認真讀完這本反映家鄉和時代變遷、人文情懷和山川錦繡的散文集,我霎時覺得,我們不僅要讀作品集中抒寫對日常生活的獨特感悟,更多地還要品味作者善于從日常生活、兒時記憶、平凡人物、不經意的事情中,捕捉生命里最微妙的情感體驗和五指塬上的人文歷史,當然還有作者心中對故鄉的大愛。五指塬就是一座豐富的礦山,那些在歲月風化中沉淀的蒼茫、厚重和空曠,如同時間,都匿身于這部厚重的文本。作者把自己的特有感悟放進他生于斯、長于斯的背景中,這是他向世界表達自己內心世界和情感的最好方式。
在隴東,一條原本整體、平坦、廣闊的黃土大塬,因洪水長久沖刷侵蝕,被西、南、中、東四面數十里的溝壑切割成五條塬面,即平涼草峰塬、鎮原原峰、中原、湫池和梨嶺塬(即秦鋪塬),有如人的右手五指,自西向東依次展開,故稱“五指塬”。平泉鎮位于掌心、草峰塬居首為拇指、原峰為食指、中原為中指、湫池為無名指、秦鋪則為小拇指。五指塬文化底蘊厚重,人才輩出,近些年來,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支付方式的變遷》《住房變遷說輝煌》《喜看家鄉新變化》等文章都是對這種變化的謳歌,這既有對時代主旋律的把握,又有對五指塬風土人情、生產生活、美麗鄉村、父老鄉親的由衷禮贊,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讀來令人震撼。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在精神境地遇見家鄉的人和事,回應來自故鄉的呼喚,這是家園的力量。《大地上的五指塬》始終充盈著鄉情鄉音的味道,這是作者動之以情,向人們展示故鄉風物人情文化氣質的體現。用冷峻的敘事、白描的文字、樸拙的語言,勾勒出一幅真實可信活色生香的鄉土畫卷。掩卷沉思,令人感慨頗多。作者眷戀家園,字里行間滿蘊深情,透露著一股鄉土氣息,由表及里,已然理性地抵達事物本質層面,給人啟迪深遠。
作者固守心靈凈土,一直在尋找和發現。緊緊抓住屬于自己的地域物象,淋漓盡致地展現家園的共性。這就要求散文寫作不能只停留在地域文化符號的復制基礎上,更不能淺嘗輒止,而是要深入挖掘文化內涵,以審慎的姿態和眼光找準思想靈魂的切入點,寫出質感、美感和心靈深處的痛感。可喜的是,作者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特別好。
誠然,在找尋家園之路上,所有人都是孤獨的,也只有孤獨,才能看到自己、找到自己,并看清自己的孤獨和孤獨的自己。這種孤獨可能是纏綿的愛情、騷動的青春;可能是淡淡的鄉愁、憂郁的尋找、漫長的等待;也可能是對傳統地域文化的堅守。但無論是哪一種,都離不開作者思念的私語與歌吟,離不開心靈的影子與密碼。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期待作者有更多更美地域性的篇章呈現給讀者,更期待他帶著我們共同走進無比神圣的靈魂家園——五指塬!最后特做一聯,以達心志,祝愿《大地上的五指塬》:“攜秋風為歲月添彩;憑述懷教精神炳輝。”
- 2023-11-02高琳散文集《煙火人間》出版發行
- 2023-11-02再讀《活著》
- 2023-11-02王選長篇非虛構作品《故鄉那么遼闊, 為何還要遠行》出版發行
- 2023-11-01王陽明誕辰551周年:浙江余姚舉辦禮賢儀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