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輕紗、繚繞鄉間,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高灘村養殖基地里,一朵朵、一簇簇赤松茸從泥土中探出了頭,菌農們手提籃筐忙碌其中。“你們看,摘的時候要一晃二松三拔……”剛從北京參會回來的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高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曾道群一邊指導大家采摘,一邊向大家宣傳全國兩會精神。
在高灘村,曾道群有干不完的事業、說不完的牽掛。她十四年如一日地帶領村民們改善基礎設施、發展鄉村產業,讓高灘村從“省級貧困村”變成“省級文化扶貧示范村”。由于工作成績突出,曾道群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四川好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1999年,曾道群嫁到高灘村,地處偏遠、山路崎嶇、基礎設施落后是她對該村的第一印象。為了增加收入,曾道群和丈夫決定外出務工,經過幾年的打拼,慢慢做起了家具生意,并在鎮上買了房子,過得安穩而富足。
原以為日子會一直這樣過下去,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曾道群遇到村里一位老人騎三輪車拉著西瓜汗流浹背地趕到了鎮上,可很多西瓜卻因路途顛簸摔得稀碎,老人欲哭無淚的表情讓她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2010年春節回村,老支書和曾道群進行了一次深入交談。言語間,老支書流露出的渴望改變家鄉面貌、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樸實情感,而曾道群腦海中也浮現出老人看著摔碎西瓜手足無措的樣子,她脫口而出:“那我也回村為您分擔些什么吧。”于是,她很快就回到了高灘村,成為一名村干部。
曾道群回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路打通,讓鄉親們走得出去、農產品運得出去。她全身心投入村道規劃和項目協調中,家中大小瑣事、生意經營全都交給了丈夫。終于,高灘村通了第一條出村柏油路,所有人都在歡欣鼓舞,曾道群卻笑中帶淚。原來,就在此前不久,她的丈夫遭遇車禍,永遠地離開了她……
“我們和你一樣痛心,今后不管生活、工作、孩子遇到任何問題,隨時來找我,我就是你的親人。”
“以前是你幫我們,現在你遇到了坎兒,鄰里鄉親也會幫你,大家都舍不得你,都希望你在高灘村帶領大家一起走下去。”
“像你這樣心眼好、能力強的干部,我們哪里還能遇得到啊……”
在鄉親們的安慰和鼓勵中,曾道群緩過了神來。她關掉丈夫經營管理多年的家具店、服裝店,拒絕了每月保底6000元的家具銷售的聘請,一門心思干村里的工作。
2021年6月27日,一場特大暴雨突襲高灘村,導致公路塌方、堰塘漫堤。最讓人擔心的是,12組80歲高齡的陳婆婆所住土房受損垮塌……
“我趕到現場的時候,看到的是倒塌的房子,聽到的是老人的呼救,瞬間覺得一桶冰水從頭澆到腳……”曾道群回憶道,她立即組織人員清理土墻,將老人送醫,并帶領村組干部分頭巡查、排障除患。到最后一個塌方點被清理,曾道群已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粒米未進,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和雨水浸濕,手腳被刮了七八處傷口……
“當時內心更多的是感動,村民們自發端來煮好的抄手、湯圓為我們充饑,我便覺得我們高灘村人心齊,再多困難都不怕。”每當談起這段經歷,曾道群的眼中總會閃耀著溫暖的光芒,強烈的歸屬感讓她更加堅定了“要對得起群眾信賴”的決心。
要對得起群眾信賴,第一要務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經過深入調研,曾道群結合村情實際,提出了種植經濟作物、發展養殖業的思路。她帶領高灘村成立糧油、蛋雞養殖等多個專業合作社,建設優質水稻、赤松茸、羊肚菌等經濟作物種植基地,鄉親們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高灘村四面環山,景色宜人。為了實現農旅融合發展,讓“山溝溝”成為“金窩窩”,曾道群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她帶領高灘村整合項目資源,以村內玉寺山森林公園為主體,開發稻田養魚、生態垂釣、柑橘采摘等多種形式的旅游項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來此旅游、度假,拓寬了村民們的增收途徑。
如今的高灘村,年產糧油3321噸,年出欄畜禽24738頭(只、羽)、水產品210噸,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曾道群初到高灘村時的5倍……回首當村干部的14年經歷,曾道群最欣慰的是看到村里一天一變樣,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2023年,曾道群當選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同時還受邀擔任沿灘區監察委員會特約監察員。“很榮幸能加入紀檢監察大家庭,正在開展的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是真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好途徑,我將認真履行人大代表監督職責,做好紀檢監察與群眾溝通的‘橋梁’,為守護群眾切身利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貢獻更多力量。”曾道群說這話時,眼里閃爍著光芒。(通訊員 鄧麗慧)
- 2025-03-14聯合監督 聯查問題 聯動治理 攥指成拳護好農村集體“三資”
- 2025-03-14廣安觀潮 | 黨的紀律和干事創業是內在統一的
- 2025-03-14蘭州:激活本地資源豐富形式載體 讓廉潔文化“活”起來
- 2025-03-14堅定不移把反腐敗斗爭向縱深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