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爆乳尤物99精品,美女脱精光隐私扒开无遮挡,无码a片在线看www不卡福利姬,在办公室伦流澡到高潮hd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歷史珍聞

古史萃|“馬跡”和“馬”沒關系

2024-08-09 15:53 來源:新甘肅

  原標題:古史萃|“馬跡”和“馬”沒關系

  “蛛絲馬跡”是個使用率很高的成語,釋義為:比喻與事情根源有聯系的不明顯的線索。很多人望文生義,認為“蛛絲馬跡”中的“馬跡”是指馬的蹄印。其實,“蛛絲馬跡”中的“馬”,與拉車駕轅、四蹄如飛的哺乳動物“馬”沒有任何關聯,而是指一種活動于灶臺上的小昆蟲。

  這種小昆蟲,學名“突灶螽”,俗名“灶馬”,屬直翅目蟋螽科。其名因地而異,重慶稱之為“灶雞”,杭州稱之為“灶壁雞”,廣東地區則稱之為“灶蝦”。

  灶馬在我國南北方均有棲息,天暖時棲于野外草石、土隙間,天冷后則棲于灶臺之上,以剩菜、飯屑、植物、小型昆蟲為食。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七《廣動植之二·蟲篇》中記載:“灶馬,狀如促織,稍大,腳長,好穴于灶側。俗言,灶有馬,足食之兆也。”“促織”即蟋蟀,說明灶馬體型不大。“灶有馬,足食之兆也”,表明在古代,人們習慣上將“灶馬”簡稱為“馬”。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蟲三》中對灶馬也有記載:“灶馬,處處有之,穴灶而居。”進一步說明了灶馬的生活習性——經常活動于灶臺之上。灶馬在灶臺上爬行之時,常會留下一絲不易察覺的痕跡,這種痕跡便是“馬跡”。因它與細微的蜘蛛絲一樣讓人難以辨識,于是人們便將二者等同起來,并稱“蛛絲馬跡”。

  灶馬不僅是一種昆蟲,還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藥,據《本草綱目》記載,灶馬“干燥全蟲性味辛、咸、溫,入肺、脾二經,搗碎外敷,可治竹刺入肉,有拔刺消腫之功”。民間還傳說灶馬是灶神的坐騎,上海就有風俗從臘月廿三夜開始為灶王備馬,是用紅紙糊成的“灶馬”。

  查閱相關書籍,“蛛絲馬跡”一詞最早出自清人王家賁的《別雅序》一文:“大開通同轉假之門,泛濫浩博,幾疑天下無字不可通用,而實則蛛絲馬跡,原原本本,具在古書。”由于灶馬是一種小昆蟲,所以“蛛絲馬跡”又常寫作“蛛絲蟲跡”,如清人夏敬渠所著《野雯曝言》七十九回中就有“蛛絲蟲跡,屋漏蝙涎,不即不離,有意無意,其妙如何”之句。可見,“馬跡”和“馬”沒關系。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杨浦区| 左云县| 丰城市| 昌宁县| 达日县| 清镇市| 正宁县| 固原市| 徐汇区| 乾安县| 扬中市| 古交市| 克什克腾旗| 江阴市| 平乡县| 天气| 花莲县| 天水市| 汉沽区| 油尖旺区| 双江| 五寨县| 贞丰县| 新余市| 万荣县| 阳春市| 庄河市| 卓尼县| 濮阳市| 黔东| 吴川市| 张家港市| 垫江县| 清流县| 花莲县| 东城区| 高淳县| 宁陵县| 灵武市| 德兴市|